作者首先指出,國際學術交流的目的,應不是在尋求統一的標準,而是在增進了解,互相觀摩,尋求各自最適切的模式;在質量並進的原則下,為受教者謀求最大的福祉。接著,作者根據其多年來參與國際性特殊教育學術活動的經驗,本諸本土的關懷及國際性的視野,綜合提出心得18項:1.優障兼顧;2.多途並進;3.彈性安置;4.彈性課程;5.無障礙環境;6.生態規劃;7.規劃教育;8.早期介入;9.義務特教;10.生涯發展;11.功能診斷;12.文化環境;13.團隊工作;14.通識師資;15.科技輔助;16.融合教育;17.能力與責任;18.適性而已。最後,作者針對國內目前特教狀況,提出2項建議:1.今後互動交流應朝向學術交流,尤其應加強「輸出」-將國內重要特殊教育研究成果轉化成國際語文(英文),在國際上或在中國大陸上分享特殊教育的「臺灣經驗」。2.我國亦不妨主動爭取或辦理國際性特殊教育會議或研討會,或做學術交流,或傳輸經驗。 |